教育脱贫,文化助力
今天是第六个“全国扶贫日”。
10月16日,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主办,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承办的第31期双月沙龙在北京师范大学师学堂举行。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派人员出席。

第31期双月沙龙的主题:“基金会如何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”。

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赵路、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杨岳分别致辞。
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晁桂明副巡视员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、有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苗青先后做主旨演讲。重点论述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性、意义。介绍了各自开展的扶贫教育与服务项目经验、“青椒计划”,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、计划与大家分享。

圆桌谈论,由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司李莉、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靳一楠、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狄志军、中国农业大学卜红霞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高云霞,围绕“集众智、聚群力,共同推助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”分别发言,提出了期待、展望并回答了会与者提出的问题。

演讲发言结束,进行了“沙龙承办铜牌交接仪式”。第32期双月沙龙交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承办。

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。常年来多次开展对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“红军学校”及外国在华学校的资助公益活动。并专门设立“小灯泡奖学金”鼓励优秀学生、资助特困生。耿莹会长多年资助近百名边远老区学生并通过亲笔书信勉励学生们“奋发图强、努力学习”。基金会不但在资金、物资、图书上助学,而且,开办“国粹教育培训班”,通过集中培训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艺术的学习、观摩、展演,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,促进传统文化的普及教学实践中。
基金会开展的“教育脱贫,文化助力”公益活动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在第六个“全国扶贫日”,基金会有信心,在教育脱贫攻坚中担当历史责任,发挥积极作用。